图为大庄乡台集村贫困户张德仁的家庭牧场
“国家扶贫政策好,这一头牛是产业扶贫扶持的,那两头牛是互助资金扶持,明年就可以见效益了……”
9月下旬,民和县大庄乡台集村贫困户张德仁指着棚内的6头牛、11只羊高兴地告诉记者。张德仁仅仅是民和县三架“产业”马车给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民和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性、战略性举措来抓,紧紧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作思路,突出抓好组织保障、资金整合、特色产业、模式创新等关键环节,强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脱贫,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民和县不断做强传统产业,有序推进传统种植业发展,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68.81万亩,全膜玉米种植规模连续三年巩固在40万亩,仅2017年通过发展全膜玉米、马铃薯、油菜、果品蔬菜等传统种植产业,带动贫困户1760户6965人,户均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紧紧围绕“种养结合、草畜联动”的循环农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草畜产业发展,2017年扶持贫困村家庭牧场1586户,全县家庭牧场建设达到5829家。扎实推进劳务产业发展,今年全县培育劳务经纪人50人,组织新疆采棉、海西枸杞采摘9324人,拉面带薪在岗98人,劳务经济收入达10.31亿元,同时加大新疆转移就业力度,今年全县报名登记自发赴新疆转移就业群众达305户81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10人。同时,做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富民产业,全县发展秋葵、百合、油用牡丹等特色种植业2.44万亩,出栏肉牛1.15万头、肉羊15.12万只、家禽34.55万只,同时积极推广“合作社+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产业发展带动模式,推进“以销定产、产销一体”的订单农业,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按照“企业+贫困村+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旅游扶贫,以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如在古鄯镇山庄村七里花海景区务工的山庄村贫困户毛才云夫妇一个月能挣到三四千元,还顾上了家里的农活。加快推进扶贫产业园建设,投资1500万元在三川地区实施特色葡萄种植扶贫产业园建设项目,同时计划新建电子商务、劳务、乳制品加工、淀粉深加工等8个扶贫产业园,预计带动4150户17760名贫困人口脱贫。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民和县做优新兴产业,扎实推进光伏扶贫,2015年实施的1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已完工,项目涉及的5个村级电站全部并网发电, 2017年该县拟采取飞地建设模式,在海南州光伏产业园实施光伏扶贫项目62.5兆瓦,项目实施后预计带动8929户33931名贫困群众直接受益。持续推动电商扶贫,统筹整合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对口帮扶资金1091万元和县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大力推进电商扶贫,现已建成1个电商服务中心、22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31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完成“工业品下乡”交易额5008万元,“农产品进城”交易额340万元,全县20余种农特产品通过电商渠道上线销售。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加大“三品一标”建设,全县已注册特色农畜产品商标13个,认定无公害肉羊等生产基地13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个,认证无公害农畜产品20个、农畜产品地理标志4个。
下一步,民和县将继续深化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实施好人的特色到户产业扶持项目,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