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十九大学习专栏
【十九大精神在基层】坚守17年 只为大山里的孩子
77365.net:http://www.gshhsd.com    来源:    时间:2017年11月21日    

 白治军辅导学生功课。

  本报记者赵俊杰通讯员白林娟文/图

  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咱干村有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甘沟乡中心学校。学校的许多教师离家很远,但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扎根山区,不为名利,不计得失,过着忙碌而又辛苦的生活。白治军便是其中的一位,四十出头却两鬓白发。十七年来,他把青春和爱奉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

  把学校当成生活的乐园

  时间回到十七年前,大学毕业后,二十出头的回族小伙白治军翻山越岭,来到离家七十多公里外的咱干村。初到咱干村,陌生的口音、雨天泥泞不堪的小道以及艰苦的教学环境,让白治军有些失望。他的脑海中闪现过一个念头——走还是留?

  白治军重新审视起这份工作,并渐渐探索起教学的意义和乐趣,觉得工作也越干越有劲头了。一年下来,由于工作出色、责任心强,白治军所带的班级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这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从此,白治军像吃了定心丸一样,他有多次机会调到县城,却主动留了下来,在他心里,早已把学校当成了家。

  白治军是个有智慧的老师。他担任教务处工作的同时,还担任4个班的化学课教师,平日忙得不可开交。为了让孩子们对知识充满乐趣他绞尽脑汁,在雪糕棍上编好数字以后装在易拉罐里,让学生随机摇题做题。每次摇题号的时候,白老师摇着头、晃着脑,嘴里还念念有词,逗得同学们格外开心,大家对学习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

  白治军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同事和同学越来越认可他的教学方式。白治军的一位同事说,白治军个头很小,浑身却充满活力。

  孩子眼里的大哥

  甘沟乡位于民和县南部山区,村民靠天吃饭,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时还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这让白治军想起小时候的自己,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白治军说,他家里兄妹五个,打小尝过贫穷的滋味,看到学生衣服上打的补丁,他心里很难受。周末回家后,他把平时不穿的衣服洗干净,准备拿到学校。

  启程回校时,白治军忐忑不安,他在心里想:孩子们会不会嫌弃这些衣服?当他把衣服送给困难家庭的孩子,虽稍显肥大,但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他心里也踏实多了。

  “男生的衣服暂时解决了,女生的衣服怎么办呢?”想到这里,白治军拿出大半个月的工资,为班上几名贫困家庭的女生买了衣服和鞋子,“白老师尽管个子不高,但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在我们心中,他无比高大,就像大哥一样。”得到白治军关爱的一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

  早些年,学生李桂兰腿脚不便、离家较远,当时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她只好步行往返十多公里的山路。看到李桂兰上学困难,父母萌生让她退学的想法。白治军知道后,前往李桂兰家中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一个多月里,三番五次到李桂兰家中劝说她的父母。在李桂兰父母面前,白治军举例子、讲道理,他的执著终于说服了李桂兰的父母,李桂兰的父亲同意骑摩托车接送李桂兰。如今,李桂兰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

  从未吐露心中的遗憾

  “百善孝为先”。2010年4月初,白治军的父亲病情加重,但学校太忙。4月20日,家人又打来电话,催促他回去看父亲最后一眼。白治军这才急忙请假连夜赶回家中。

  七十多公里的盘山路,在白治军心里感觉格外漫长。等他赶到家时,院里围了很多乡亲。走到屋内,看到父亲遗容的那一刻,白治军再也无法控制自己,跪在父亲的遗体前失声痛哭,他怎么也想不到昨日在电话里的“好好工作”竟成了父亲最后的遗言。

  2016年底,川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白治军回家的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到了40多分钟,但他仍旧像过去一样,穿梭在学校里,忙着自己的工作,一周回一次家。如今,很多白治军教过的学生在省城、县城安了家。每当他们回到学校看望他时,白治军心里像蜜一样甜,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17年来,白治军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他只是井然有序地面对状况百出的学生,完成繁琐的班级事务和接踵而来的学校事务,但他带过的学生内心深处依然会有一种感动,为他那教学中的智慧,为他那平淡中的坚守,为他那生活中的善举,更为他那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爱。